



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與烏茲別克斯坦絲綢之路出版社友誼書店合作簽約儀式在京舉辦
2025年6月18日,第31屆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拉開帷幕,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精選了近期出版的近百種優秀原創精品圖書參展,吸引了眾多國內外同仁與讀者的關注。6月18日下午,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與烏茲別克斯坦絲綢之路出版社友誼書店合作簽約儀式成功舉辦。絲綢之路出版社作為中亞地區引進出版中國圖書規模最大、最具影響力的專業出版機構,一直致力于傳播中國文化、促進中烏文化交流、講好絲路故事。絲綢之路出版社多年來與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緊密協作,成功出版了烏語版《從頭到腳話推拿》《中國工業遺產示例》《家門外的自然課》等圖書,共同搭建起中烏文化互通的堅實橋梁。本次簽約活動的順利舉辦,也使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成為首家與友誼書店達成合作的國內出版社。烏茲別克斯坦絲綢之路出版社總經理圖利亞加諾夫·歐貝克;絲綢之路出版社總編輯伊爾伽舍夫·康德;絲綢之路出版社董事臧紅巖;山東出版集團黨委委員、董事,山東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申維龍;山東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編輯丁莉;山東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出版工作部主任何慧穎;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社長鄭淑娟;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副總編韓琳出席了簽約儀式。山東出版集團黨委委員、董事,山東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總經理申維龍在致辭中表示,山東出版集團高度重視出版“走出去”與國際傳播能力建設。近年來,集團積極參與多項國家重大出版工程,共向40余個國家輸出圖書版權千余種,以書籍為橋梁,推動文明互鑒。山東科技出版社作為山東出版集團科技類圖書出版的核心力量,向英國、美國、法國、阿聯酋、越南等24個國家和地區輸出版權,向世界展示中國科技、文化成果。本次與絲綢之路出版社友誼書店的合作必將成為雙方文化交流合作的新亮點、新典范,讓中烏文化在交流互鑒中綻放光彩。烏茲別克斯坦絲綢之路出版社伊爾伽舍夫·康德總編輯在致辭中表示,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與烏茲別克斯坦絲綢之路出版社簽署合作協議意義重大。作為專注中烏文化交流的出版機構,絲綢之路出版社多年來積極推動中烏圖書版權貿易工作,旗下創立的友誼書店將成為烏茲別克斯坦首家中文圖書主題實體書店,將系統地引入科技、人文類中文圖書,為當地讀者、學生及研究者提供中國優秀圖書資源。他回憶學習中文時本土中文圖書匱乏的經歷,強調書店不僅實現了個人夢想,更助力中烏文化交流。未來,雙方將創新模式,把書店打造成文化交流新典范,成為文化互鑒新平臺,期待能與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攜手共贏。在各位領導、嘉賓的見證下,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社長鄭淑娟和絲綢之路出版社總編輯伊爾伽舍夫·康德共同簽署了合作協議。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推進“四名工程”建設,繼續努力做好“走出去”工作,“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山東省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共同體高質量發展規劃(“111”計劃)教材編委會順利召開
為落實《山東省教育廳 關于組織開展 2023 年山東省普通本科高校重點領域教學改革試點項目建設工作的通知》(魯教高函〔2023〕36號),深入貫徹山東省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共同體高質量發展規劃(“111” 計劃),系統建設旅游管理本科專業教材,2025年5月24日,山東省旅游管理本科專業共同體高質量發展規劃教材編委會在我社成功舉辦。此次會議由山東師范大學、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主辦。來自山東大學、山東師范大學、曲阜師范大學、魯東大學、臨沂大學等13所院校以及山東文旅集團在內的27位旅游管理專業的專家學者參會。會議伊始,總編輯苑嗣文致辭,從出版者角度對本套旅游管理本科專業教材的編寫寄予厚望。他指出教材是教育教學的核心載體,對人才培養意義重大,強調編寫工作要嚴格遵循《普通高等學校教材管理辦法》,確保教材內容政治方向正確,學術性與前沿性兼具,打造高質量、有影響力的教材品牌。山東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國家一流本科專業負責人孫鳳芝教授發表了以高水平教材建設推動旅游管理專業共同體高質量發展的講話。她闡述了教材與課程的緊密聯系,強調二者協同進化的重要性。指出此次旅游管理本科專業教材的聯合開發實現了破解資源分散、區域教育協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服務地方經濟、推動產教深度融合等重要作用。隨后,我社編輯針對國規教材的編寫要求進行匯報,并介紹了數字教材出版的相關要求及使用說明,為教材的編寫與出版提供了規范指導。會議最后階段,各冊教材主編依次對所負責教材的形式、體例及編寫進展等情況進行了匯報,并就編寫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展開了交流與討論,進一步明確了編寫方向與改進措施。此次會議的成功召開,為山東省旅游管理本科專業教材建設指明了方向,凝聚了共識。職業教育編輯室將以此為契機,科學構筑以中等職業教育教材為基礎,高等職業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教材為兩翼的出版矩陣,加快構建數字教材轉型升級,為科技社教材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世界龍膽薈萃》榮獲“畢昇之光精美印刷品”獎
喜 報近日,北京印刷協會公布了2024年度“畢昇之光精美印刷品”獲獎名單。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世界龍膽薈萃》榮此桂冠。

“看見自然,遇見成長:一套自然科普童書的暢銷之路” 主題研討會成功舉辦
2025年3月21日下午,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成功舉辦“看見自然,遇見成長:一套自然科普童書的暢銷之路”主題研討會暨《噢!中草藥》銷量突破十萬冊分享會。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張波、山東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編輯丁莉、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總編輯苑嗣文、《太平洋學報》主編楊海萍等行業專家、優秀推廣機構代表、“家門外的自然課系列”作者代表等出席了本次會議。研討會開始之際,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總編輯苑嗣文在致辭中介紹了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40余年的發展歷程和童書編輯室十余年來的市場探索。希望借由《噢!中草藥》取得佳績之契機,邀請各位領導、專家在選題策劃、內容質量、作者資源、營銷推廣等方面給予意見與建議。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童書編輯室主任董小眉分析了新時代背景下童書市場現狀、我社原創童書的萌芽與成長、少兒科普產品線建設情況等。她介紹說,BOX童書館自2012年成立至今,共出版童書500余種,年銷售規模近八千萬碼洋,圖書加印率達到90%。多次榮獲國家級、省部級獎項。科技社童書編輯室注重原創,一直專注于打造讓孩子喜歡的原創科普繪本。截至目前,“家門外的自然課系列”累計銷售近80萬冊,累計加印154次。其中,由撒沙創作的五本圖書累計銷售30.3萬冊,《噢!中草藥》銷售11.7萬冊,《哇!大熊貓》銷售10.5萬冊。獲得教育部、科技部、自然資源部、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等國家級、省級獎項二十余項?!凹议T外的自然課系列”的創作團隊已有30余位科學家、插畫師加入,希望未來有更多致力于此的優秀作者加入這個大家庭,也希望每一位作者在科技社都能找到歸屬感。隨后,山東省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張波、山東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編輯丁莉為《噢!中草藥》作者徐建明、插畫作者孫文新頒發了“暢銷圖書獎”?!多蓿≈胁菟帯吩凇凹议T外的自然課系列”中極具代表性,它將傳統文化與自然科普相結合,以童真視角架起傳承之橋,用十萬冊銷量見證中醫智慧與中草藥科普的鮮活傳遞。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圖書發行公司總經理姜偉展開介紹了《噢!中草藥》及“家門外的自然課系列”的營銷推廣情況。他表示,《噢!中草藥》在上市之時就入選了“百班千人”暑期共讀圖書,對后續圖書的銷售有極大的帶動效果。圖書出版后,我社與新華書店緊密聯合,多次舉辦作家科普講座、主題研學活動,取得了極佳的宣傳效果。日后要與優秀推廣機構更加深入地合作,推動“家門外的自然課系列”更好地傳播。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總編輯苑嗣文向百班千人總編輯付鳳云、山東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業務創新中心主任沈洪驥兩位代表頒發了“星火傳閱獎”?!多?!中草藥》作者徐建明分享了這本書的誕生與成長之路。他講述了為圖書創作而廣泛查閱中醫藥學術專著、到中草藥實踐基地與全國各地實地考察的經歷,與插畫作者孫文新在圖書內容科學性、趣味性等方面的探討,分享了自己走遍大江南北推廣宣傳此書的動人故事。“家門外的自然課系列”首創作者、科學藝術家撒沙分享了她對兒童科普的獨到見解,對自然科學與自然觀察的熱愛,因創作科普繪本重新踏上求學之路的心路歷程。此外,她向大家展示了自己醞釀中的部分作品思路及手繪插圖。她的匠心獨具與精益求精感染了在場嘉賓。隨后,山東省科協副主席、省政協文化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張波作了重要講話。她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科學技術普及法》自2002年公布施行以來的首次修訂,把科普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提升科普戰略定位,標志著我國科普事業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新修訂的《科普法》從支持科普創作、發展科普產業、加強重點領域科普等方面促進科普活動。山東科學技術協會要同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科學技術協會加強交流與合作,共同致力于提升公民科學普及率,組成科普達人志愿者隊伍,為培養科技人才后備軍做出貢獻。 各位行業專家們紛紛發表真知灼見,結合自身專業,對我社科普選題策劃及市場方向提出了寶貴建議?!短窖髮W報》主編楊海萍提出,海洋、極地主題的科普話題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編輯團隊不但要找準熱點選題方向,更要幫助專家作者成長,與作者一同做好文稿組織與打磨工作。作為“家門外的自然課系列”作者團隊的一員,她表示自從遇到科技社、遇到這套書她便再也挪不動腿了,以后要在自己專注的領域繼續寫更多好書奉獻給孩子們。山東中醫藥大學圖書館館長劉川表示目前我們正處于一個科技對生活、對文明高度滲透的時代,回歸博物,把充滿生命魅力的東西傳播到下一代是我們責任和使命。山東中醫藥大學雜志學報社社長吳俊玲、《中國肛腸病》雜志社代表在聽完匯報后非常認可《噢!中草藥》在內容形式上的創新,強調了醫學主題的知識需要用更加貼近讀者生活的方式去科普與傳播,從專業角度分享了兒童科普圖書在醫學領域的切入點,激發了在場專家、作者的創作靈感。山東省農科院研究員馬玉敏、山東省藥學會秘書孫子超分享了果樹、花卉等植物相關科普活動的開展情況,引出了對種質資源、山東地區中草藥與農作物等的選題策劃設想。百班千人總編輯付鳳云、山東新華書店集團有限公司業務創新中心主任沈洪驥則是建議繼續深入挖掘“家門外的自然課系列”的科普活動形式,開發圍繞自然科普相關的閱讀、寫作、科學探究課程,聯合書店、學校形成可持續的推廣模式。同時,擁抱互聯網和新媒體營銷趨勢,加強線上營銷力度。研討會現場氣氛熱烈。專家研討的尾聲,“科學領航者”科普講師團正式成立,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總編輯苑嗣文為專家講師頒發證書。最后,山東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編輯丁莉向各位專家長期以來對山東出版事業發展的關心與支持表示感謝,她在講話中表示,科技社始終立足于自身優勢,出版科技專著,重視科普原創,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原創科普圖書產品線,實現了良好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山東出版集團一直以來高度重視原創圖書的高質量發展,集聚一流專家學者資源,致力于推出原創精品圖書。以培育“名出版社、名編輯、名作者、名作品”的“四名”創建為支撐,提升集團出版的自主創作力,促進出版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她說:“好的出版物一定是優秀的編輯和優秀的作者雙向奔赴的結果?!彼M萍忌缤瘯a品線繼續堅持以“原創科普”為核心,堅持“雙效合一”的發展定力,擴大自身品牌影響力,為廣大少年兒童帶來更高質量的精品好書。同時,以開放姿態擁抱“走出去”機遇。“家門外的自然課系列”具有較高的版權輸出價值,希望編輯團隊繼續拓展和加強版權輸出工作,讓中國原創科普讀物以更生動的形態走向世界舞臺,讓越來越多的中國優秀出版物在海外獲得廣泛認同和傳播。本次研討會對我社童書的發展有重要的意義,會議就我社童書選題策劃、內容創作、作者資源、營銷方式、版權輸出等給出了全面的指導與設計。在行業專家的指引下,我社童書將繼續堅持少兒科普為核心,以精品原創為內核,打造品牌特色的發展之路。
中國北斗 閃耀蒼穹——《了不起的北斗》科普講座成功舉辦
為弘揚北斗精神,激發青少年科學探索熱情,5月9日,中國科學院項目負責人、《了不起的北斗》作者商佳樂為煙臺730余名師生帶來“中國北斗 閃耀蒼穹”科普講座,帶領大家走近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的科技世界,感受中國北斗的非凡成就。聆聽北斗故事 點燃科學熱情“什么是北斗?”“為什么要建設北斗?”商老師以這兩個問題為引,將深邃的科技話題化作生動的探索之旅,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述了北斗導航系統從研發到組網的奮斗歷程。同學們深刻感受到,從解決我國衛星導航有無問題的北斗一號,到打破國外技術封鎖的北斗二號,再到全球組網的北斗三號,每一顆衛星都刻著“自力更生”四個字。北斗不僅是天上的衛星,更是地上的守護者。商老師用“融入千行百業,走進千家萬戶”形象地串聯起硬核科技與人間煙火,結合導航定位、災害預警等實際案例,詮釋了北斗如何賦能日常生活與國家發展?;迎h節中,同學們踴躍提問,展現出對北斗知識的濃厚興趣。 此外,同學們還進行了與航天相關的一系列探索活動,如進行太陽能祝融號火星車手工實踐,在海陽東方航天港指控中心深入了解火箭發射的運作流程等航天知識,書本上的理論知識頓時“鮮活”了起來。厚植科學沃土 共育未來之星此次講座不僅拓寬了同學們的科技視野,更在潛移默化中傳承了“自主創新,開放融合,萬眾一心,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未來將持續聯合各界資源,借助青少年科普圖書創作出版,打造更加多元化的科普活動,為青少年科學素養提升注入新動能。
2025-05-09

這些行為竟會損傷孩子大腦?
大腦發育到底由先天還是由后天決定?大腦的特征是由先天決定的,后天的因素也非常重要。幼兒大腦的發育,需要一個溫暖的、富于 刺激的環境。豐富的環境會對大腦產生良好的影響, 比如運動、音樂都能刺激大腦的發育。家長除了關注嬰兒的吃喝等基本需求,還需要經常與嬰兒進行語言交流,哪怕嬰兒不會說話,不能回應你。忽視或者冷落,會導致孩子的大腦進入程序性發育,最后形成一個功能不良的大腦。如果用不同的動物大腦跟人類大腦相比,在絕對重量上,人類大腦不一定比得過一些動物大腦。比如,白鯨、大象的腦重量可能超過人類,但在腦的進化比率上,人類卻是站在最高點的。比率,是指在進化過程中,人類所獲得的額外腦組織和基礎腦組織的比值。什么叫基礎腦組織?就是負責吃、喝、拉、撒、睡、穿等這些基本動作行為的腦組織,掌控進食、排泄、睡覺等主要存活行為。這些腦組 織人類有,其他動物也有。但是,人類大腦在整個進化過程中獲得了最多的額外腦組織。這些額外腦組織也就是大腦的新皮層,主要功能是創造和交流,也就是我們說的創新、創意,包括科學、技術、藝術等方面的創造,這些行為只有人腦才能實現;動物之間也有交流,但人類的交流方式非常獨特,使用了語言和藝術(音樂、舞蹈、繪畫等)。由于遺傳、自組織化、程序化這三個重要機制的影響,每個大腦都是獨一無二的,都具有自身的潛能和局限性,天賦和潛能的發展將從語言、信仰、道德行為的培養開始。而且父母一定要了解大腦是有差異的,不要總說別人家的孩子多么出色,而應該多注意自己的孩子有什么獨有的特征。此外,過早地給孩子強加信仰可能并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有一些信仰對人的影響是程序化的、持久化的,所以,該不該在孩子還那么小、大腦發育還很幼稚的時候就把信仰加進去,需要進一步探討。環境也會影響大腦除了基因遺傳,周圍環境也對我們有很大的影響,這種影響通過修飾我們的基因而實現,被稱為表觀遺傳,指的是那些無法通過 DNA 序列變化來解釋的性狀??茖W家發現,DNA 的甲基化、組蛋白修飾、RNA 的修飾等,都可以導致基因的改變和行為的改變,這就是環境對人類的影響??茖W研究發現,不僅僅是人類,如果動物在幼時遭到忽視或者虐待,也會對它們的大腦發育造成不良影響。比如,如果把一只小兔子關在兔籠里,只給它食物和水,其他什么都沒有,那么它的大腦在長大后與在大自然中長成的野兔子,或者能在兔籠里玩玩具、跑來跑去的兔子相比,是不一樣的。它們之間大腦發育的差距可以達到 15% ~ 30%。動物尚且如此,何況人類。在我們的天性中,大腦需要的是自由,是變化的世界,沒人愿意被關在一個密閉無聊的空間里,關起來本身就是一種懲罰。 一個正常的 3 歲孩子和一個出生后便受到嚴重忽視的 3 歲孩子,他們的大腦也明顯不一樣。受到嚴重忽視孩子大腦的體積比較小,腦重量自然也較輕。雖然我們不可能知道具體的重量,但是能明顯看出大腦萎縮得很明顯,腦實質的萎縮導致中間的腦室擴大。而且,這種創傷是終身的。也就是說,等孩子長大后,父母再給予關照和足夠的重視,能補償幼時腦發育的缺陷嗎?答案是不能。我們國家從很早就開始關注留守兒童,就是基于這樣的考慮,也符合孩子大腦發育的規律。如果留守兒童受到嚴重的忽視,那么極有可能造成這些孩子大腦發育不良,出現精神方面異常的概率也會增加,這是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睡眠對大腦發育的影響睡眠對于幫助我們提高記憶力非常重要,它能夠將我們的短期記憶轉化為長期記憶。如果把大腦比作一臺電腦,那么睡眠就是在清理硬盤,刪除垃圾信息。不要以為睡眠就是大腦在休息,其實大腦從未停止過工作??靹友鬯呤且环N雖然眼睛閉著,但眼珠在快速轉動的睡眠狀態。這種睡眠狀態對大腦發育是有益的。而且,與清醒狀態相比,快動眼睡眠時大腦的活性似乎更高。因此,睡眠對天天學習的孩子來說就更重要。 如果孩子因為使用電子產品而耽誤了睡眠,肯定會影響他大腦的發育。不過,由于性激素對生物鐘的影響,青春期的孩子通常都喜歡熬夜,睡得比較晚。因此,建議老師們盡量不要在上午第一節課安排考試,因為這個時候他們的整體表現可能不太理想。到這里,我們已經基本了解了胎兒腦與幼兒腦的發育、胎兒腦與出生等相關的知識。孩子在遺傳方面確實依賴父母,但并非完全來自父母?!皦倪\氣”可能來自基因突變,完全由先天造成,也可能是后天養育不當造成,但這種影響都是終身的,這些孩子長大后是否應該承擔與正常人相同的社會責任,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大腦的潛能既寫在基因里,也刻在每一次溫暖的對話和關心中。真正的教育,不是填鴨式的知識灌輸,而是用愛與科學,為孩子的大腦鋪設一條通往未來的高速公路。
2025-07-05
熱到融化!打工人科學防暑指南
高溫防暑最近,全國各地持續高溫,不少人開始出現中暑癥狀,頭暈、惡心接踵而至。作為不得不每日通勤的“打工人”來說,科學防暑尤為重要。今天,小賽專為大家整理了高溫防暑科普帖,助你安全度過這個夏天!什么是中暑中暑是人體在高溫高濕、通風不良環境中發生的急性熱損傷疾病。當身體無法有效散熱,導致核心體溫快速上升時,就會引發中樞神經系統和循環系統功能障礙,嚴重威脅生命安全,作為危及生命的急癥,中暑可能造成永久性腦損傷、腎功能衰竭等嚴重后果,甚至導致死亡。3個危險信號中暑不是小事,嚴重時可能致命!先來認識它的表現: 先兆中暑:頭暈、口渴、出汗多、乏力 輕度中暑:體溫升高(38℃以上)、惡心嘔吐、心跳加快 重度中暑(熱射病):皮膚干熱無汗,體溫超過40℃,伴隨意識模糊、抽搐等癥狀,務必立即就醫。再次科普:不出汗不代表散熱良好,反而可能是熱射病的前兆。高溫環境下更要及時識別危險信號,一旦出現高熱或意識模糊,請即刻就醫!6大防暑攻略通勤篇:做好全面的防曬準備,遮陽帽、防曬衣、墨鏡、防曬霜(SPF50+)這些防曬裝備必不可少。補水很重要,隨身攜帶飲用水,采取少量多次的飲水方式,避免飲用冰鎮飲料給腸胃帶來不適。包中也可放入濕巾、便攜小風扇等降溫物品以備不時之需。建議選擇地鐵、公交等有空調的交通工具,若需步行且時間較長應盡量在陰涼處行走。戶外工作篇:做到科學防護,每工作30-50分鐘盡量找陰涼處休息5-10分鐘;衣物選擇淺色透氣,速干的面料,避免深色,會加速吸熱;備好防暑藥品:如藿香正氣水、風油精、清涼油等(酒精過敏者慎用)。 辦公室篇:空調溫度別太低(26℃左右最佳),避免室內外溫差大造成的感冒;多喝水,別一味靠冰咖啡、奶茶“續命”(含糖飲料會加速脫水);每小時起身活動5分鐘,避免久坐導致血液循環不暢。飲食篇:吃對食物更耐熱。多吃西瓜、黃瓜、冬瓜等補水又降溫的瓜果蔬菜;運動后多喝淡鹽水或運動飲料,補充電解質;少吃油膩辛辣,避免加重身體負擔,影響散熱。 睡眠篇:休息好才能扛高溫。每日保證7-8小時睡眠,避免熬夜(睡眠不足更易中暑);開空調睡覺前可稍微通風一會兒,避免“空調病”。 中暑應對方法1.立即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解開衣物散熱。 2.物理降溫:用濕毛巾擦拭身體,重點敷頸部、額頭、腋下、腹股溝等位置。 3.補充水分:少量多次飲用含鹽飲料,必要時服用藿香正氣水。若患者出現暈倒或昏迷,或癥狀始終未緩解,應立即撥打120就醫。
2025-07-10
小暑養生,從“吃對早餐”開始
小暑節氣,標志著盛夏正式登場。這時候,你是否也常感覺食欲不振或莫名疲倦?這并非矯情,而是身體在發出信號:季節變了,飲食也該變了。為什么小暑要特別重視早餐?中醫有云:“朝食為養,暮食為藏。”尤其在小暑時節,早上的胃口狀態決定了一整天的氣血運行與津液調節。小暑時人體的典型狀態:容易口渴卻不愛喝水,胃口差還愛出汗、容易犯困但又情緒煩躁、更有人會出現小便短赤、大便不暢的情況。這都是“暑熱當令、濕氣夾雜”引起的生理變化。這是若不注意調養,就容易出現“陽氣泄、脾氣虛”的情況,輕則疲憊易感冒,重則積濕成痰,易導致濕疹、水腫、胃脹等問題。小暑時節,早餐要怎么吃?早餐想吃好,在于清而不寒、溫而不燥、潤而不膩。中醫講“四氣調養”,食物分寒、涼、溫、熱。小暑時,建議以“偏涼性但不寒”的食物為主,輔以適量溫性食材調和脾胃。下面給出三類搭配,既養脾胃,又能順氣、祛濕、養陽氣,食材簡單,您只管照搬:清潤型:綠豆粥 + 煮雞蛋夏日解暑,綠豆可是天然小妙方。它性涼,能清熱、解毒、利水,尤其適合體質偏熱、上火、出汗多的人。但早上不能空腹喝涼飲料、吃冷食,所以最合適的做法是將綠豆熬成粥,溫潤又養胃。搭配一個煮雞蛋,補充優質蛋白質,養氣還不膩,最適合“胃熱口苦”型人群。適宜人群:經常上火、出汗多、舌苔厚膩、口干的人。不適宜人群:脾胃虛寒、容易腹瀉、體質偏涼者。健脾型:藕粉羹 + 小米粥 + 紫薯餅早上就沒胃口,大多是脾虛氣弱、濕氣偏重。這個時候,來一碗溫熱的藕粉羹,可以起到健脾止瀉、潤肺生津的效果。再配一小碗小米粥,更有助于養胃安神。如果覺得不過癮,可以自制紫薯泥小餅,用少量油低溫輕煎,既香甜又補氣血。適宜人群:沒胃口、舌苔發白、易疲乏水腫、晨便不成形的人。不適宜人群:容易腹脹、實熱內盛者(可減藕粉、換粥)。清涼開胃型:雞蛋炒苦瓜 + 稀飯 + 拌黃瓜若您一早醒來就口苦舌干、眼睛發熱,這套早餐可以幫您“泄一泄火”??喙闲院逍某裏碗u蛋炒在一起既降火又養肝。黃瓜切片拌點醋,清爽解膩,加上一碗稀飯,醒神潤腸又消暑,一上午都清清爽爽。適宜人群:情緒煩躁睡不好、口苦、舌邊紅、有痘火的人。 不適宜人群:體質偏寒、腹瀉人群(可將苦瓜焯水再炒)。小暑不小,暑氣正盛。早餐吃得對,勝過盲目吃藥、亂喝飲料。在這個濕熱交織、心浮氣躁的季節,一頓溫和清潤的早餐,才是對自己最好的照料。如果說夏天是火,那早餐就是清晨那陣涼風。就今日,從一碗綠豆粥開始,重新認識“早餐的意義”。
2025-07-07
從長城到天問一號:中國工程如何改寫世界規則?
從萬里長城的巍峨到天問一號刺破蒼穹的尾焰,從大運河的千年流淌到三峽大壩的磅礴蓄力——中國工程,不僅是技術的巔峰,更是文明的史詩。翻開《中國工程創造》,36項跨越時空的超級工程次第展開,這本入選2025“中國好書”月榜的匠心之作,帶你見證獨屬于中華大地的創造奇跡。內容簡介中國是工程大國,也是工程強國。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歷史中創造了眾多具有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偉大工程。本書以“中國工程”為切入口,以大場景高清圖示為主要形式,輔以簡潔的科普文字解讀,震撼展示我國各歷史時期富有創造性、領技術之先、極具代表性的工程概貌、重要價值等,以科學嚴謹、生動形象的圖文敘述方式,全面展示中國工程的深厚底蘊和對人類文明的卓越貢獻,為讀者提供視覺和知識的雙重盛宴。本書旨在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展現中華文明成就,弘揚中華民族偉大精神。中國工程:跨越千年的創造史詩在這片土地上,工程不僅是鋼筋水泥的堆砌,更是智慧與自然的對話:都江堰以魚嘴分水的溫柔馴服岷江,展現"道法自然"的千年智慧;載人航天以毫米級的交會對接丈量星河,書寫現代科技的精準傳奇;北斗衛星編織天羅,特高壓電網鋪就地網,中國用工程重新定義世界的連接方式。這些"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背后,是中國人特有的工程哲學——既有移山填海的豪情,又有敬畏自然的謙卑。視覺奇觀:時空折疊中的工程對話《中國工程創造》以400余幅震撼場景圖,帶你穿越時空:敦煌莫高窟的飛天藻井與長征火箭的精密發動機同框,藝術與科技在此交融;京張鐵路的人字形軌道與港珠澳大橋的沉管隧道對話,百年匠心一脈相承。每一頁都是一次視覺沖擊,更是一次文明密碼的破譯——中華民族的創造基因,從未熄滅。工程之鏡:照見中華文明的解題智慧這部沉甸甸的工程檔案,記錄的不僅是凝固的奇跡,更是流動的匠心:從古至今:揭秘古代工程的可持續智慧,解碼現代科技的突破邏輯;從大到?。杭扔泻暧^的戰略布局,也有微觀的技術細節;從硬到軟:除了工程技術,更展現背后的文化底蘊與哲學思考?!吨袊こ虅撛臁贰徊恐戮粗袊承牡囊曈X史詩,帶你重新認識這片土地上最震撼的創造之力。
2025-06-28
長安荔枝隱藏貼:吃荔枝竟會低血糖?
貴妃一笑荔枝來,長安故事火出圈!古人歷經千辛萬苦,只為將嶺南的新鮮荔枝在貴妃誕辰前送達長安。而現實中,荔枝也成為了大家追劇時的“標配”。然而,你知道嗎?荔枝雖美味,卻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健康風險——低血糖。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們就來揭開荔枝背后的健康謎團。荔枝甜蜜背后的“陷阱”荔枝果肉營養豐富,富含糖類、有機酸、氨基酸、脂類和多酚等多種營養成分,其含糖量高達10%~20%[1]。荔枝不僅含有果糖、葡萄糖和蔗糖,還含有大量多糖。糖類是生命活動所需能量的主要來源,也是合成生物物質的碳源[1]。果糖和葡萄糖配在一起能產生清涼的甜味,加上荔枝特有的香氣,使其風味特別迷人。然而,這種甜蜜的水果中,卻隱藏著導致低血糖的“陷阱”,過量食用可能引發“荔枝病”。癥狀輕者會出現頭暈、面色蒼白、出冷汗等癥狀。重者會出現意識模糊、突發昏厥,甚至引發低血糖性腦病乃至休克,不及時救治的話,可在數小時內危及生命。不少人疑惑:荔枝作為一種高糖水果,為何會引起低血糖癥狀,嚴重者甚至致命呢?其實,這與荔枝中含有的兩種特殊物質有關?!读~刀-全球健康》(The Lancet Global Health)發布的一項針對15歲以下兒童開展的病例對照研究指出[2],荔枝(尤其是未成熟荔枝)中含有次甘氨酸A(hypoglycin A)和亞甲基環丙基甘氨酸(MCPG)[2,3],是天然存在的水果毒素,會導致低血糖和代謝精神錯亂。正常情況下,機體本應通過脂肪酸β氧化供能并啟動糖異生作用,但在次甘氨酸A或MCPG的作用下,脂肪酸代謝受阻且葡萄糖合成嚴重受損,從而引發特征性的急性低血糖與腦病癥狀。打個比方,人體就像一輛汽車,血糖是汽油,而這兩種物質就像堵住了油箱到發動機之間管道的“異物”,讓“汽油”無法順暢供應,汽車自然就跑不動了。還有一種說法,荔枝本身富含葡萄糖、蔗糖與果糖,若人體一次性攝入太多,容易刺激胰島素過量分泌。胰島素的主要任務是把血液中的葡萄糖輸送到細胞中,為細胞提供能量。當我們大量食用荔枝時,血液中的糖分迅速增加,胰島素就會過度工作,把過多的葡萄糖送進細胞,結果導致血液中的血糖濃度降低,出現低血糖反應。尤其是在空腹狀態下,體內血糖水平本身就較低,此時多食用荔枝,更是雪上加霜[4]。誰更容易中招?從《柳葉刀-全球健康》的研究結果看[2],荔枝病發生的幾個關鍵因素包括:荔枝收獲季節、大量食用荔枝(影響晚餐攝入)、研究中涉及地區的兒童、空腹、食用與荔枝同屬一科的西非荔枝果(ackee)。簡單說就是,5~6月間,當地幼童在周邊果園食用過量荔枝,晚上回家后不想吃晚餐,導致夜間低血糖發生概率驟升,特別是對于肝糖原儲備有限的幼童而言,極容易受到荔枝中低血糖癥誘發因子的影響。因此,該研究認為,晚間空腹大量食用荔枝是該病的誘因。所以預防該病要注意不要空腹、大量地進食荔枝,尤其是睡覺前。對于正常兒童來說,飯后食用少量荔枝是安全的,不必危言聳聽,更不必因噎廢食。荔枝正確吃法解鎖美味與健康荔枝雖有導致低血糖的風險,但只要掌握正確的吃法,我們依然可以盡情享受它的美味。第一,要避免空腹食用荔枝,最好在飯后半小時到兩小時之間食用。第二,要控制食用量,成人每次食用不超過15顆為宜,兒童不超過5顆。對于合并糖尿病等慢性基礎疾病的患者,在病情穩定期,可以遵醫囑適量攝入。但要切記,因為大腦對低血糖非常敏感,所以一旦出現不適癥狀,務必及時就醫。第三,不要食用未成熟的荔枝,因為未成熟的荔枝中次甘氨酸A和MCPG的含量更高不慎出現低血糖該怎么辦若食用荔枝后出現低血糖癥狀,且尚未發展到抽搐、昏迷等嚴重地步時,可先利用家中常見的糖果、蜂蜜、白砂糖、餅干等食物來緊急緩解癥狀。但需注意,像用果葡萄糖漿調味的甜味飲料、牛奶、其他水果、冰淇淋、巧克力等,對緩解低血糖效果不佳,并不建議作為急救食物。另外,若低血糖癥狀較為嚴重,比如已經出現抽搐、神志不清等情況,此時應直接撥打急救電話送醫,切勿擅自給患者喂食食物或水,以免引發窒息風險?!梆囀忱笾?,飽食黃皮”。這句諺語后半句毫無疑問是正確的,因為黃皮是一種蕓香科植物所結的黃色漿果,有消食健胃等功效,但前半句值得商榷。荔枝固然富含營養,可以補充能量、消除饑餓感,但并不適宜空腹食用,更不能把荔枝當飯吃[1,5]。除了本文講的多食荔枝會低血糖外,食用荔枝還可能導致“上火”“酒駕”,但這不是荔枝的錯,而是貪食的過!荔枝的美味值得我們品味,但它帶來的健康風險也不容忽視。希望大家在享受荔枝美味的同時,能夠牢記這些健康小貼士,吃得開心,吃得健康。
2025-06-24

下載量:67
時長:67分29秒

下載量:6
時長:

下載量:3
時長:

下載量:6
時長:

下載量:3
時長:

下載量:8
時長:

魯公網安備37010302001655號
關注我們